close

離選舉投票日愈近,民調愈多,其實選舉民調常常淪為另一形式的選舉廣告,民眾不要為民調所迷惑。民調本來是輿情的反應,是瞭解社會大眾對某件事情的看法,但是在資訊發達的現在,做民調成本低廉,又調查結果掌握在自已手中,可增可減,一般民眾又很相信公共民調,所以選舉民調已形成選舉廣告的一部份。民調不僅會被篡改結果,而且有很多方法會影響民調結果:其一、有些民調會先問你是藍或是綠,如果是偏綠營機構所做的民調,就會問「某藍營候選人傾中統一的想法你支持嗎?」,如果是偏藍營機構所做民調,就會問「某綠營候選人主張台獨,導致兩岸關係緊張,你支持嗎?」,這種誘導式民調,在民調中屢見不鮮,往往會影響民調結果。其二、區域性民調常被放大為整體結果,例如新北市中永和是藍營票倉,三重、樹林等為綠營票倉,要藍的侯選人民調高一點,則中永和區多問一些,三重、樹區少問一些,民眾如以民調結果做自己投票依據就會誤判。做民調的單位,除了民間公司外,還有基金會與學術單位,不管是什麼單位,所做的民調結果,一定要送到委託單位,再行公佈結果,不論藍、綠一定會結自己加碼再行公佈,候選人瞭解單一當選人的選舉,民調愈高的候選人愈能夠吸引選民投票給他,因為選民常有「我投票給他的候選人當選了」、「這個市長是我選出來的」的心態。我們如何來判讀民調呢?如為民間公司所做,要瞭解委託者何人?何公司?何社團?找出其政治背景,就可判讀其結果的真假。而基金會、學術單位等也各有藍綠傾向。通常會為自己立埸候選人提高民調結果再公佈。如果偏藍單位民調公佈說「藍的候選人即將趕上對方」表示還差對方一大截,如果說「藍的候選人己超過對方百分之五左右」表示還輸對方,如果說「贏對方百分之十以上」那就稍微可信:藍綠反之則相同。真正民調結果,一般人很難明確掌握,但民調會嚴重影響選民投票意向,所以中央選舉委員會才會明文規定,接近投票日不得公佈民調結果。


文章轉貼如有侵權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
. . . .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engji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